倉儲設備,堆高機-二手堆高機倉儲設備
    關於我們   服務項目   電動堆高機   倉儲設備   最新消息   倉儲項目
最新消息 > 彌勒"文化+旅游+生態"融合產業鏈發展迅速

文章来源:由「百度新聞」平台非商業用途取用"http://www.cntgol.com/huicui/2019/0907/231892.html"

彌勒市大力實施“文化引領、旅游興市”戰略,以美麗鄉村游突破發展為重點,以“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創建”為抓手,充分發揮自然資源、民族文化、鄉村旅游等優勢,深入推動文旅融合,努力把彌勒旅游產業打造成為縣域經濟新的增長點,有效帶動當地群眾脫貧致富。優化產業結構,農村農業轉型升級。彌勒市積極調整優化產業結構,結合市情、鎮情、村情,找準方向,精準定位,利用資源優勢,尋找突破口,圍繞“現代田園城市、健康生活福地”目標定位,全力打造世界一流健康生活目的地,通過科學規劃、合理布局、建設村莊、村容村貌美化、夯實旅游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功能,為招商引資、企業化經營搭建平臺,為發展旅游業提供有力推手。以湖泉生態園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為中心,先后創建可邑小鎮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、太平湖森林小鎮、紅河水鄉小鎮、東風韻小鎮4個特色小鎮,并以此為引領,帶動錦屏后海、白龍洞、忘憂谷等示范村、示范點快速發展,相續榮膺“國家園林縣城”“中國最佳文化生態旅游目的地”等桂冠。文旅融合發展,打造旅游產業鏈條。充分利用自然資源優勢,深入挖掘豐富的民族文化內涵、歷史文化價值,積極探索實施“景區景點+農戶+產業園+游客”的旅游扶貧模式,重點打造可邑小鎮,以民族風情為主線,挖掘傳承彝族阿細民族文化,打造彝族風情特色小鎮;太平湖森林小鎮等一批旅游帶動脫貧示范村示范點,引導貧困戶開發特色鄉村旅游土特產,不斷拓寬旅游產業鏈,鼓勵涉旅龍頭企業直接參與幫扶貧困群眾,把民族文化、飲食文化、人文歷史、旅游文化等資源優勢緊密銜接形成特色,貫穿于吃、住、行、游、購、娛等環節,把品牌形象塑造迅速轉換為經濟價值,打造獨具一格的民族文化品牌,讓貧困群眾充分享受旅游產業發展的“紅利”,實現增收。打造地方特色,拓展旅游產業延伸。彌勒市旅游商品資源豐富,地方特色突出,有較大的市場潛力,如利用林下花海,舉辦郁金香和百合花嘉年華活動、戶外拓展訓練、親子互動等活動,促進休閑度假、餐飲住宿等產業發展。其次,通過對阿細文化、人文歷史的深入研究,開發出一批獨具地方特色、價廉物美、攜帶方便的旅游系列商品。大力開發彝族小三弦、刺繡、掛包、銀器飾品等彝族風情紀念品;依托綠色生態品牌,開發阿細骨頭參、核桃、土蜂蜜、葡萄等特色旅游商品;發揮獨特的餐飲優勢和民族特色,在紅煙、紅糖、紅酒、鹵雞米線、野生菌、土雞蛋等特色飲食上做足文章,開辦特色農家樂,將旅游資源轉化為經濟效益,助農增收。可邑村有60余戶農民發展餐飲、民宿、民族手工藝制作等旅游延伸產業,每年為農戶增加5萬元至10萬元收入。盤活多方資源,農民轉型工人。彌勒市多方整合資源,通過招商引資、土地流轉的方式,優先考慮地方村民利益,積極吸納和引導周邊村寨建檔立卡貧困戶、閑置勞動力、常年在外務工人員通過開展技術培訓后,實現在項目區內就業,引導村民從農民轉變為產業工人。如:可邑小鎮為村民提供導游、文藝表演、保安、環衛等各類服務崗位就業300余人,年勞務服務性工資收入達500萬余元;太平湖森林公園村民將土地以800元—1200元畝的價格流轉至項目業主,獲取租金的同時,可以到園內務工獲取勞務收入,目前在崗239人中有項目轄區農戶106人,人均年工資收入26000元;項目建設中還改造提升周圍村容村貌,帶動村民盤活自有土地或房屋資產,參與苗木生產、鄉村旅游等產業,每年帶動村民戶均增收50000元以上。

關鍵字標籤:員工旅遊行程規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