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来源:由「百度新聞」平台非商業用途取用"http://finance.eastmoney.com/news/1355,20180125825749537.html"
隨著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,民眾出境旅游越來越頻繁,自ADS協議簽定以來,中歐旅游交流人數年均增長10%以上。中國游客歐洲游正進入新時代。 近日,中國旅游研究院、攜程集團聯合發布了《2017年中歐旅游市場數據報告》(以下簡稱《報告》)。據了解,該報告旨在分析2017年中歐旅游市場,為更好地發展2018年中歐旅游提供有利參考。 《報告》顯示,2017年,首站訪問歐洲的中國公民已經超過了600萬人,考慮歐洲以外地區來這里的中國游客,以及一次旅游會到訪多個國家的現實,匯總起來的數據會超過1200萬人次,旅游為中國和歐洲當地經濟增長和社會就業作出顯著的貢獻。 綜合來看,2017年歐洲經濟、政治形勢有所緩和,歐洲經濟逐漸復蘇,歐洲旅游市場的發展勢頭較好。數據顯示,通過攜程預定產品的中國前往歐洲旅游的游客人次有所上升,較2016年同比增加26.3%。而人均消費金額同比上升36%。 從2017年歐洲旅游游客的性別、年齡分析來看,2017年赴歐洲旅游游客女性居多,占總人次的54%,同比增長13.4%;男性游客人次增長緩慢,同比增長2.5%。30歲到40歲的人群是歐洲旅游的主力,該年齡段人群收入較高,有較高的消費能力,以家庭為單位出游較多,對優質的旅游服務與舒適的體驗需求較高。從2017年赴歐洲旅游游客出行時間分布來看,夏季為歐洲旅游旺季,5月到9月出游人數占全年的52%。 《報告》認為,對于2017年歐洲旅游市場的變化,經濟因素影響較大。從目的地來說,熱門歐洲目的地國家及城市多為政治經濟文化樞紐,可以全方面滿足游客多樣化需求。從客源地來看,中國前往歐洲的游客多集中在經濟發達的地區及城市,在對歐洲旅游的網絡關注度上,也是多集中在東部沿海以及內陸發達城市及地區。這些地區經濟發達,居民生活水平與經濟水平相對較高,出國旅游意愿較強,并且對旅游品質要求較高。 《報告》認為,中國游客更偏愛人文藝術類景點,對歐洲傳統建筑以及博物館等藝術展覽偏好明顯。由于出行成本較高,大多數游客前往歐洲頻次較低,時間較長,旅游線路三國以上較多。游客對中高端旅游產品需求明顯提高,旅游更注重舒適感以及個性化體驗;自由行游客群體增長迅速,更多游客不滿足于傳統的旅游線路,追求自由休閑的旅游形式,樂于探索新鮮事物,而歐洲成熟的旅游市場也使自由行門檻降低,有利于自由行的發展。
關鍵字標籤:歐洲旅行社推薦
|